《练习7》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7》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练习7》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3、了解分号的用法。
5、修改一段话。
6、熟记六组成语。
7、读背名人名言。
8、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9、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四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复习查字法,重点是部首查字法。
(2)让学生判断“隅”、“鲜”二字的部首。
(3)让学生数清“隅”、“鲜”二字的笔画数。
3、练习。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句,指名读。
(2)让学生上黑板把句子中的分号描粗,描大。
(3)教师用三色粉笔画出三个分句,让学生思考:这三部分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4)教师总结。
3、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这一段话中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出示要修改的一段话。
(3)提出修改要求。
3、练习。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六组成语。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思考每组成语是什么意思。
(4)讨论,理解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4、反馈。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三条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理解三条名人名言的意思。
一、许多人自以为机遇很多,不加珍惜,结果一无所获。
二、许多人有了机遇,却认识不到它的价值,以致白白错过。
三、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要及时抓住。
3、练习。
4、反馈。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按十二生肖推算今年是什么年?
(2)明确说话要求: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3、练习。
(1)请学生讲与今年生肖有关的故事。
(2)请同学讲与自己生肖有关的故事。
(3)请学生任意将一个生效故事。
4、反馈。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7》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课前准备:
提前两三天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布置下去,请同学们作些思想准备、同学之可适当讨论,也可通过其他途径收集有关素材。
1审题
(1) 谈话揭示讨论话题:(略)
(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A :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2 指导
(1) 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2) 小烦恼-----某位同学
(3) 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指导内容:
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已内心的烦恼。
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 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C:教师做主持人为同学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3 练习
(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1、2、3、4等”,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 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有条理、流利等、
4 反馈
(1) 教师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客观点评。
(2) 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烦恼
教例《特殊的葬礼》:
学生理解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气势雄伟到逐渐枯竭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唤起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积累、内化、运用能力,教者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世界上多幅雄伟壮观的瀑布图片,中间配以咆哮的滔滔水声。从视觉和听觉上深深地震撼了学生。
师: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你打算以怎样的方式唤起人们去“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生:我打算设计一份有创意的宣传广告寄 ……此处隐藏2847个字……强、勇敢无畏、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人。 ——列宁
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五、选字填空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遗( ) ( )点 ( )探
墙( ) 震( ) ( )摩 疲惫不( )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词语归类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八、写字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在桌面上写一写。
(2) 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
《练习7》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能给6个多音字组成词语,能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2.能改正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句号、引号、冒号和感叹号。
教学时间:2教时
第一课时
一、习题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先让学生给多音字独立组词,然后全班交流。
说说词语的意思和这个词语是在什么地方学到过的,知道多音字的基本用法。
如“喝”,“把”液体喝下去,‘‘喝酒”的“喝”要念“hē”:“大声喊叫”的意思要念“hè”
二、习题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读题后尝试练习。
再指名回答,交流、评析,然后做在课本上。
三、习题3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联系课文独立练习,指名逐题回答,讨论(答案见《教参》P27)
四、习题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尝试练习,讨论交流,说说填上什么及为什么要这样填的理由。(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五、习题5改正下面句子中前后矛盾的地方。
轻声读,思考:逐题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前后矛盾及怎样改正。(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第二课时
一、习题6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指名读,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更正。
二、习题7默读短文,简要复述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象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
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干扰:扰乱。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
3.各自准备简要复述。
4.小组内轮流复述。
5.全班交流复述。
三、作业:
完成《练习本》
《练习7》教学设计7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关于读书。
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刘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的收获。
(一、二两则讲的是要博览群书,“采得百花成蜜后”,不能局限过分单一的读书种类和内容;三四两则
文档为doc格式